選擇安全且易於清潔的寶寶餐具,可以從以下幾個重點來考量:
1. 材質安全性
建議選擇以下4種相對安全且常見的寶寶餐具材質:
- 304或316不鏽鋼
- 耐熱性強(約250-500°C),不含BPA及塑化劑,不易釋放有害物質
- 耐摔、耐腐蝕且不易殘留氣味,清洗容易
- 注意避免用於高鹽或強酸性食物,且若有刮痕或鏽斑應更換
- 食品級矽膠(Silicone)
- 柔軟且安全,耐熱且不易破裂,適合寶寶使用
- Tritan(共聚酯)
- 不含雙酚A,耐熱且耐摔
- PP(聚丙烯)
- 常見塑膠材質,安全且可回收,但需確認是否食品級且無BPA。
2. 形狀設計
- 選擇形狀簡單、圓角設計的餐具,避免有尖銳或突起部分,減少寶寶使用時受傷的風險
- 簡單形狀也方便清洗,避免食物殘留。
3. 清潔與消毒方便
- 餐具應易於清洗,且能承受常用的消毒方式(如洗碗機、蒸氣消毒、紫外線消毒)
- 不同材質對清潔方式的耐受度不同,購買前需確認餐具是否適合所用的清潔消毒方法,以免損壞或釋放有害物質。
4. 耐熱與加熱安全
- 確認餐具材質是否可用於微波爐或電鍋加熱,避免因加熱不當釋放有害物質或損壞餐具
- 注意不鏽鋼餐具導熱快,裝太熱食物時需小心燙手。
5. 無有害物質標示
- 選擇標示清楚、無雙酚A(BPA)、塑化劑、三聚氰胺等有害物質的產品
- 包裝上應有完整品名、材質名稱及耐熱溫度標示,保障使用安全。
綜合以上,304/316不鏽鋼與食品級矽膠是目前較推薦的寶寶餐具材質,搭配簡單圓角設計,且能承受常見清潔消毒方式,能有效兼顧安全與易清潔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