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幼與非營利幼兒園的多志願抽籤機制主要有以下幾個重點:

  • 多志願、不限園數選填:以新北市為例,家長可同時填寫多個志願且不限園數,增加錄取機會。若未正取,則依第一志願進行備取排序,提升整體錄取率與彈性。

  • 抽籤時間與方式因縣市而異

    • 部分縣市(如新北市、桃園市、台中市等)公幼與非營利幼兒園抽籤時間一致,且只能擇一抽籤,且只能選擇一間園所。
    • 另有縣市(如台北市、基隆市)公幼與非營利幼兒園抽籤時間不同,且台北市採「後選多間抽」機制,家長先選公幼再選非營利幼兒園,增加選擇彈性。
  • 抽籤程序與錄取順序

    • 抽籤通常分兩階段,第一階段優先提供有優先入園資格的幼兒,第二階段才開放一般身分申請。
    • 錄取順序依優先身分、年齡(5歲優先於4歲,4歲優先於3歲)排列。
  • 限制與規則

    • 公幼及非營利幼兒園多數一次只能登記一間園所,但部分縣市允許多志願登記。
    • 非營利幼兒園由政府提供建物與土地,入學方式由教育局登記抽籤,準公共化幼兒園則是與政府合作的私立幼兒園,入學方式可能不同。
  • 報到與後續程序

    • 正取生需依規定時間完成線上報到,逾時視同放棄資格,家長須留意招生簡章及時程。

整體而言,公幼與非營利幼兒園的抽籤機制設計上,透過多志願選填與分階段錄取,提升幼兒入園機會與公平性,但各縣市規定與作法仍有差異,家長應依所在地教育局公告的招生簡章為準,並注意報名及報到時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