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日咳(Pertussis)近年來面臨嚴重的抗藥性問題,這對臨床治療與公共衛生帶來顯著挑戰。以下針對百日咳抗藥性問題與治療挑戰進行說明:
抗藥性現況
- 抗藥性菌株比例上升
百日咳桿菌對巨環類抗生素(macrolides,如紅黴素)的抗藥性比例近年來大幅攀升。以中國為例,抗藥性比率從2016年的36.4%上升至2022年的97.2%;台灣疾管署資料也顯示,抗藥性比率自2020年起迅速上升,從2010-2019年的4.9%上升至2020-2024年的54.5%。 - 日本與國際趨勢
日本本次百日咳疫情中,已有多個都道府縣檢出抗藥性菌株,至少有9個地區出現相關病例。雖然台灣今年尚未檢出抗藥性菌株,但與日本、中國交流頻繁,仍需提高警覺。 - 臨床案例
日本曾發生1歲女童感染抗藥性百日咳桿菌,雖經葉克膜搶救仍不幸死亡,顯示抗藥性菌株對治療的嚴重威脅。
治療挑戰
- 抗生素治療受限
巨環類抗生素原本是百日咳治療的首選藥物,但抗藥性菌株的出現使治療效果大幅下降,尤其對高風險族群(如嬰兒)影響更為嚴重。 - 需及早使用替代藥物
專家建議,對於疑似或確診抗藥性菌株感染,應及早考慮使用針對耐藥菌的藥物,並加強監測與診斷。 - 疫苗接種的重要性
由於抗藥性問題,疫苗接種成為預防百日咳最有效的手段。建議孕婦、青少年及嬰兒照顧者定期接種加強針,以降低感染風險。
總結
百日咳抗藥性問題日益嚴重,對治療帶來極大挑戰。臨床醫師需提高警覺,及早診斷並選擇合適的治療方案,同時加強疫苗接種與公共衛生監測,以有效控制疫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