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蘭國際童玩藝術節(簡稱宜蘭童玩節)創辦於1996年,是台灣宜蘭縣每年夏季的重要國際節慶活動,主題聚焦於「兒童」與「童玩」。該節慶是亞洲第一個以兒童為主題,並獲得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夥伴「國際民俗藝術節協會」(CIOFF®)認證的民俗藝術節。

歷史沿革

  • 1996年由宜蘭縣長游錫堃創辦,首屆即吸引9國10支藝術團隊參與,入園人次近20萬。
  • 活動曾因腸病毒(1998年)、SARS疫情(2003年)及COVID-19疫情(2020、2021年)暫停辦理。
  • 童玩節是台灣首個能自給自足的公辦收費活動,被視為活動產業的模範。
  • 起源於宜蘭紀念日200年系列活動的創意規劃,最初以兒童為對象的主題嘉年華,後因資金考量改以童玩為主要內容,並邀請國外舞蹈團體參演。

特色

  • 以「展覽」、「演出」、「遊戲」、「交流」四大主軸,結合國際文化與童玩體驗,激發兒童的創造力與國際觀。
  • 活動地點多在宜蘭冬山河親水公園,利用親水設施創新水上遊戲,深受大小朋友喜愛。
  • 每年暑假期間舉辦,吸引數十萬人次參與,成為宜蘭縣重要的年度盛事。
  • 2024年童玩節結合5G與AI科技,打造「童玩的多重宇宙」主題,讓參與者體驗多元且創新的童玩世界。

所以,宜蘭童玩節不僅是台灣元老級的地方節慶,也是結合文化藝術與兒童教育的國際性活動,透過多元的遊戲與表演,促進兒童身心發展與文化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