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尖叫行為的年齡階段特徵主要可分為以下幾個階段:

  • 4~6個月:寶寶開始能運用聲音表達需求,可能會出現尖叫行為。這時尖叫不僅是語言能力尚未發展完全的表現,也可能是因為生理不適、內心壓力、情緒抒發,或是希望吸引他人注意,甚至覺得尖叫有趣好玩。此階段寶寶也開始嘗試翻身,會笑出聲和尖叫,眼睛開始認人。

  • 6個月左右:寶寶能坐穩,開始主動轉向聲音來源,語言及認知能力逐漸提升,尖叫可能仍用來表達需求或情緒。

  • 1.5歲至2.5歲:隨著認知能力提升,孩子的需求變多,尖叫行為常用來吸引照顧者注意,這時期的尖叫多與「為反對而反對」的情緒表達有關,屬於典型的「難搞的兩歲」階段。孩子會用尖叫來表達不滿或生氣,且對他人的反應敏感度增加。

所以,寶寶尖叫行為從4個月開始出現,主要是聲音表達需求和情緒抒發的方式,隨著年齡增長,尖叫逐漸成為情緒調節和社交互動的一部分。家長應觀察尖叫的頻率、時間及場合,並先排除生理不適,再針對情緒和溝通需求給予適當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