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抓耳朵與扯頭髮的常見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幾點:
-
生理不適或疾病因素
- 中耳炎或中耳積水:寶寶感冒後常見的併發症,會讓耳朵感覺悶悶的、疼痛或有水聲,導致寶寶頻繁抓耳朵。若伴隨哭鬧、喝奶時煩躁,應考慮就醫檢查。
- 外耳炎或耳廓過敏濕疹:耳朵外部皮膚發炎或過敏也會引起不適,寶寶會抓耳朵試圖緩解癢感。
- 耳垢過多或耳道阻塞:耳屎積聚會讓寶寶感覺耳朵不舒服,進而抓耳朵,但不建議家長自行掏耳朵,應由醫生處理。
- 長牙期刺激:寶寶長牙時牙齦疼痛,疼痛感會放射到同側耳朵附近,導致抓耳朵的行為,尤其是長臼齒時更明顯。使用冰過的固齒器可減輕不適。
-
心理與發展因素
- 口慾期的安全感需求:寶寶在出生到約一歲半的口慾期,會透過抓耳朵、扯頭髮等行為來滿足口慾,這些動作能帶來生理與心理的舒適感和安全感。
- 探索與好奇心:寶寶對自己身體的探索欲望強烈,抓耳朵、扯頭髮等行為有時純粹是出於好奇和自我安撫。
- 無聊、煩躁或情緒表達:當寶寶感到無聊、生氣或煩躁時,也可能透過抓耳朵或扯頭髮來表達情緒或轉移注意力。
-
其他注意事項
- 若寶寶抓耳朵伴隨耳朵流液、臭味或持續不適,應及早就醫。
- 扯頭髮與抓耳朵一樣常見,通常不嚴重,給予玩具或轉移注意力後多能改善。
總結來說,寶寶抓耳朵與扯頭髮多為正常的生理或心理行為,但若伴隨明顯不適或症狀,建議尋求專業醫療評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