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喜歡搓自己的腳,專家指出這種行為背後有多種原因,並非單純「賣萌」:
-
保留出生前的習慣動作:寶寶在媽媽子宮內時,雙腳會在羊水中晃動並搓動,出生後仍會保留這個動作,當寶寶感到放鬆或心情愉快時,會自然做出搓腳的動作。
-
生長發育的表現:4-5個月大的寶寶腿部力量增強,肢體協調性提升,能輕鬆控制雙腿,閒暇時會玩弄自己的腳,這是正常的成長過程。
-
正常的生理現象:寶寶肌張力較低,對下肢控制能力弱,常出現搓腳、蹬腳等動作,一般無需擔心,隨著年齡增長會逐漸減少。
-
可能的健康因素:若寶寶缺鈣、缺維生素D或其他微量元素,可能會表現出不安動作,如踢腿或搓腳,這時家長應注意寶寶的營養狀況並適當補充。
-
消化不良:有時寶寶因消化不良(如吃太多奶水導致腹脹、腹痛)也會出現搓腳行為,這時可透過腹部按摩或醫師指導下的治療改善。
此外,搓腳動作有時也反映寶寶在探索自己的身體,是一種自我安撫和感覺統合的表現,家長不必過度擔心,但應注意寶寶指甲長短,避免搓傷自己。
總結來說,寶寶搓腳多為正常的生理及發育現象,也可能是營養或消化狀況的反映,家長可觀察寶寶整體狀況,必要時諮詢專業醫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