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臍帶護理中,以下警示信號需要立即就醫:
-
肚臍周圍紅腫、發炎:若肚臍周圍出現明顯紅腫、疼痛,且有分泌物或大量出血,可能是臍帶感染,需醫師診斷並可能使用抗生素治療。
-
肚臍持續濕潤或有異味分泌物:肚臍若長期濕潤且有異味,表示可能有感染風險,應加強清潔並就醫。
-
肚臍膨出(臍疝氣)伴隨異常症狀:一般臍疝氣不危及生命,但若伴隨肚臍膚色異常、寶寶啼哭不止,應立即就醫。
-
肚臍破皮流血且反覆摩擦:若因尿布摩擦造成肚臍破皮流血,且無法改善,可能增加感染風險,需就醫處理。
-
寶寶持續哭鬧且肚臍部位膚色異常:這可能是嚴重感染或其他併發症的徵兆,應儘速就醫。
-
出現瘻管(異常通道):雖較少見,但若發現肚臍有異常管狀通道,需與外科醫師合作治療。
此外,臍帶護理應保持乾燥清潔,避免使用油性乳液或護膚油,以免悶熱不透氣影響臍帶脫落。若有任何疑慮,及早就醫能有效預防嚴重感染或併發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