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層次超音波檢查是懷孕期間一項重要的產前篩檢,以下為相關注意事項:

檢查前準備

  • 飲食建議
    建議檢查前不要空腹,可吃些甜食或喝點甜飲,有助於刺激胎兒活動,讓寶寶更容易配合檢查,減少因姿勢不良而延長檢查時間。
  • 穿著建議
    選擇易於穿脫的服裝,方便檢查時露出腹部。
  • 心理準備
    若有任何疑慮或問題,建議事先準備好,檢查時可隨時詢問醫師。

檢查過程

  • 檢查時間
    高層次超音波通常建議在懷孕20~24週進行,此時胎兒結構較為完整,檢查敏感度較高。
  • 檢查內容
    依據國際婦產科超音波大會(ISUOG)準則,需拍攝約50個畫面,針對胎兒全身器官進行系統性檢查。
  • 檢查限制
    若孕婦有子宮前壁肌瘤、羊水過多或過少、肚皮脂肪較厚等情況,可能會影響超音波解析度。
  • 胎兒姿勢
    若寶寶姿勢不良(如趴著、側著),醫師可能會建議孕婦稍微走動、補充甜食,或輕推肚子以調整胎兒姿勢。

檢查後注意事項

  • 報告與照片保存
    拿到高層次超音波照片時,建議不要護貝,以免影響保存品質。
  • 後續追蹤
    若檢查發現異常,或有家族遺傳史,建議與醫師討論是否需要後期再次安排高層次超音波檢查。

常見問題

  • 每次懷孕都要做嗎?
    每次懷孕狀況不同,建議每次懷孕都進行高層次超音波檢查。
  • 檢查有風險嗎?
    目前無證據顯示高層次超音波對母體或胎兒有明顯風險。

以上資訊僅供參考,實際檢查流程與注意事項請以醫療院所及醫師建議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