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推動的理財教育強調從小扎根,並結合零用錢實踐來培養學生的理財觀念與能力。以下是相關重點:

  • 理財教育推動時機與對象:教育部及相關單位針對國中、高中職學生設計理財課程與活動,例如2025年由台灣金融研訓院與永豐銀行合作辦理的「高中職學生理財營」,透過互動體驗與分組活動,讓學生從理論到實作,建立正確的金融觀念與理財能力。

  • 零用錢實踐的重要性與時機:零用錢是兒童及青少年接觸理財行為的起點,但研究指出,若零用錢來源寬裕且無壓力,反而可能削弱金錢價值觀,導致理性判斷能力不足。因此,理財教育應配合適當的零用錢管理,讓學生在實際使用中學習金錢的價值與管理技巧。

  • 理財教育融入課程:理財教育已逐步融入國中課程,並透過多元教學法(如心智圖、動畫故事)引導學生思考金錢的功用與價值,促進學生理財知識與態度的養成。

  • 推動理財教育的社會背景:隨著數位金融普及及年輕世代金融素養不足,教育部及金融機構積極推動理財教育,強化青少年的財務健康素養,並透過親子互動與社群支持,促進理財教育的實踐與落地。

綜合來看,教育部推動理財教育的時機主要是從國小到高中職階段,配合零用錢的實際使用,讓學生在生活中體驗與學習理財,培養正確的金錢觀念與理財能力,為未來面對金融世界做好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