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瓶消毒的常見迷思與正確觀念如下:
常見迷思
-
煮沸消毒一定安全且適用所有材質?
事實上,煮沸消毒雖然成本低且殺菌效果佳,但並非所有奶瓶材質都適合使用此方法。塑膠材質(如PP、PES、PPSU)或矽膠配件可能因高溫接觸鍋底而變形或溶解,尤其若產品碰到鍋邊溫度過高時更易損壞。 -
只用清水或洗潔劑清洗即可避免細菌?
僅用清水或洗潔劑清洗無法完全殺死細菌,奶瓶在溫暖潮濕環境下容易滋生細菌,若沒有後續消毒,可能導致乳汁變質,影響寶寶口腔及腸胃健康。
正確觀念與方法
-
煮沸消毒的正確操作
- 使用大鍋子加入足夠水量,確保奶瓶及配件完全浸沒。
- 將產品放入鍋中,避免過度擁擠。
- 開火加熱,切勿等水滾後再放入產品,以免燙傷。
- 使用專用奶瓶夾取出,避免使用筷子或金屬夾造成刮痕或夾不牢。
- 消毒時間約3分鐘,勿超過5分鐘,並避免產品碰觸鍋邊以防變形。
- 待水冷卻後取出晾乾完成消毒。
-
其他消毒方法
- 蒸氣消毒:利用蒸氣高溫殺菌,約需15分鐘,價格便宜且省電,是常見且方便的選擇。
- 紫外線消毒:利用紫外線殺菌,無需高溫,適合部分材質,但需選擇合適的消毒器。
- 冷水消毒法(米爾頓消毒錠):英國NHS推薦,使用次氯酸消毒液浸泡15分鐘,適用多種材質且不會因高溫變形,成本低且方便攜帶,適合外出使用。
建議
- 根據奶瓶材質選擇適合的消毒方法,避免高溫損害塑膠或矽膠配件。
- 消毒前應徹底清洗奶瓶及配件,消毒後使用專用夾具取出,保持衛生。
- 定期更換消毒方式或消毒液,確保消毒效果與安全。
以上資訊有助於爸媽正確認識奶瓶消毒,避免常見迷思,保障寶寶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