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經週期與不孕症檢查的關聯性及安排時機,主要可從以下幾點說明:

月經週期與不孕症的關聯性

  1. 月經週期反映女性生殖健康狀況
    正常月經週期約21至35天,經期持續4至7天。月經週期不規律(如週期過長、過短、經期紊亂或停經)常與排卵異常有關,這是女性不孕的常見原因之一。月經不規律可能反映荷爾蒙失調、卵巢功能異常、子宮疾病或其他內分泌問題,這些都會影響受孕機率。

  2. 中醫觀點的月經週期療法
    中醫認為腎氣充實、氣血調和是懷孕的基礎,月經週期中的不同階段(經期、經後期、排卵期、經前期)對腎氣及氣血有不同的影響,透過分期調理可改善不孕症。例如經後期(卵泡期)補益肝腎、健脾和胃,排卵期則強調溫陽通絡、活血化瘀,以促進排卵。

不孕症檢查的安排時機

  1. 月經結束後3至7天內進行檢查
    這段時間子宮內膜較薄,適合進行子宮鏡檢查及腹腔鏡檢查,能清楚觀察子宮腔及輸卵管是否有阻塞或異常。

  2. 經期第2至3天進行卵巢功能檢查
    這時荷爾蒙水平較穩定,抽血檢查可準確評估卵巢儲備功能及排卵狀況,判斷是否有多囊卵巢症候群或慢性不排卵等問題。

  3. 泌乳激素檢查建議早上進行
    因泌乳激素在夜晚會生理性升高,早上抽血較能反映真實水平,避免誤判影響排卵的泌乳激素異常。


總結

  • 月經週期的規律性是評估女性生殖健康的重要指標,月經不規律常與不孕症相關。
  • 不孕症檢查應配合月經週期安排,經期第2至3天為最佳抽血檢查時間,月經結束後3至7天適合進行子宮及輸卵管相關檢查。
  • 中醫則根據月經週期不同階段調理氣血與腎氣,輔助改善不孕。

這樣的安排有助於提高檢查的準確性與治療的針對性,促進受孕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