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兒體重下降的生理性原因主要是因為「生理性脫水」,這是新生兒出生後常見且正常的現象。具體原因包括:

  • 體表面積較大,水分消耗多:新生兒相對於成人有較大的體表面積,導致水分蒸發較多,造成體內水分流失。
  • 排出胎便與尿液:出生後,寶寶會排出胎便和尿液,這些排泄物的流失也會使體重下降。
  • 攝取食物量較少:剛出生時,寶寶的食物攝取量有限,尚未達到補充水分和熱量的平衡。
  • 脫離羊水水腫狀態:寶寶出生時體內帶有多餘的羊水,出生後逐漸排出,導致體重減輕。

通常新生兒在出生後的頭幾天會出現體重下降,幅度約為5%至10%,多數寶寶會在出生後7至8天內回復到出生體重,之後體重開始穩定增加,每天約增加20至45公克(約一週210公克以上)。

若體重未出現正常下降,反而持續不變或增加,可能暗示腎功能或代謝異常,需特別留意並尋求醫療評估。

總結來說,新生兒體重下降是因為水分流失(生理性脫水)、排泄物排出及初期攝食不足所致,是正常且暫時的生理現象,家長無需過度擔心,但應注意寶寶後續體重回升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