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師建議黃體素不足時的用藥配合與追蹤,主要依據患者的具體狀況(如經前症候群、不孕、試管嬰兒療程、流產預防等)而有所不同,以下為常見的用藥指引與追蹤重點:
用藥配合建議
-
經前症候群、經期不規則、黃體期不足
通常每個生理週期使用黃體素約10天,常見用法是從月經第17天到第26天服用。劑量約為每日200mg,分次服用。 -
試管嬰兒及人工生殖療程中的黃體素補充
口服黃體素為主,搭配陰道軟膏及長效針劑,形成「三重防護」。劑量較高,通常每日600mg,分三次服用,從胚胎移植當天開始使用,持續至少8至12週,直到胚胎穩定。
若懷孕,劑量可依情況調整,最高可達每日600mg,分三劑服用,持續至懷孕約60天。 -
習慣性流產或流產風險者
黃體素劑量約每日200-400mg,分兩次服用,持續至懷孕12週左右。 -
其他用藥
例如得胎隆膜衣錠(10mg),用於經前症候群、習慣性流產、不孕症等,劑量與用法依醫師指示調整,常見為每日2次,每次10mg,持續數週至數月不等。
追蹤重點
-
遵照醫囑持續用藥
黃體素補充需持續使用,尤其在試管嬰兒療程中,避免因小出血誤判而自行停藥,導致懷孕機會流失。 -
定期評估療效與副作用
追蹤月經週期規律性、懷孕狀況及有無流產徵兆,並注意黃體素相關副作用,如頭暈、疲倦等。 -
必要時調整劑量
根據血中黃體素濃度、超音波子宮內膜厚度及臨床反應,醫師會調整用藥劑量與療程長短。
總結
黃體素不足的用藥策略需根據病因與治療目標量身訂做,常見用藥包括口服膠囊(如UTROGESTAN、得胎隆)、陰道軟膏及針劑,劑量與療程長短依臨床狀況調整。追蹤時重點在於確保療效、避免自行停藥及及時調整治療方案,並配合醫師定期檢查。
若有黃體素不足的疑慮,建議尋求婦產科醫師評估,依醫囑進行用藥與追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