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最新資料,台灣整體空氣污染狀況在全球排名第54名,較2023年下降了9名,顯示空氣品質有明顯改善。2024年台灣的PM2.5年均濃度為17.5微克/立方公尺,較2023年的20.2微克/立方公尺下降,但仍高於世界衛生組織(WHO)建議的5微克/立方公尺標準,以及台灣環保部訂定的12微克/立方公尺標準。
空氣污染趨勢分析
- PM2.5濃度趨勢:近年來台灣PM2.5濃度呈下降趨勢,2022年因多雨天氣濃度較低(約13.4微克/立方公尺),2023年回升至20.2,2024年又降至17.5,整體趨勢向好。
- 污染物排放量改善:根據環保署報告,從2016年(105年)到2023年(112年),主要污染物排放量持續下降,SOx減少58%、NOx減少40%、PM2.5減少20%。
空氣污染地域分布
- 台灣空氣污染呈現明顯的南部較北部嚴重的現象,空氣品質最差的縣市依序為台南市、金門縣、高雄市、連江縣及嘉義市。
- 這種「北富南窮」的空氣品質差異,與工業分布、交通排放及地理氣候條件有關。
政府防制措施
- 台灣空氣品質改善主要得益於多項政策推動,包括:
- 強化工廠排放標準
- 汰換老舊大型柴油車超過50%
- 推動電動車路網建設
- 實施岸電計畫以減少港口污染
總結表格
指標 | 2022年 | 2023年 | 2024年 |
---|---|---|---|
PM2.5年均濃度(μg/m³) | 13.4 | 20.2 | 17.5 |
全球空污排名 | - | 第45名 | 第54名 |
SOx排放改善率 | - | - | -58% (較2016年) |
NOx排放改善率 | - | - | -40% (較2016年) |
PM2.5排放改善率 | - | - | -20% (較2016年) |
整體來看,台灣空氣品質雖有改善,但仍未達到國際健康標準,且南部地區污染較嚴重。未來持續推動污染減量政策及跨區協調,將是改善空氣品質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