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家醫院推出的防疫茶配方各有特色,主要目標是提升免疫力、預防新冠病毒及其他病毒感染,且多數配方選用藥食同源的中藥材,適合日常飲用。以下是幾個主要醫院防疫茶配方的比較與特色:
醫院/機構 | 防疫茶名稱 | 主要藥材組成 | 特色與功效 |
---|---|---|---|
花蓮慈濟醫院 | 淨斯本草飲 | 艾葉、魚針草、麥門冬、魚腥草、桔梗、甘草、紫蘇葉、菊花 | 以台灣本土8種草藥組成,強調清熱解毒、驅風寒,適合提升免疫力。 |
彰濱秀傳醫院 | 防疫人參茶飲 | 人參、麥門冬、紅棗、板藍根、生薑 | 補氣養陰,增強體力與免疫,適合一般成人飲用。 |
恩主公醫院 | 正冠飲 | 玉屏風散(黃耆、白朮、甘草)為底,添加連翹、薄荷、紅棗 | 專為6至18歲兒童調配,補氣固表並具有清熱解毒作用,適合兒童防疫。 |
長庚醫院 | 長庚益氣飲 | 參考桑菊飲、銀翹散、玉屏風散等方劑,選用藥食兩用中藥材 | 兼具清熱、補氣、祛濕、驅風寒及解毒功能,適合成人日常防疫。 |
國家中醫藥研究所 | 國家中醫藥所防疫茶 | 黃耆、桂枝、桑葉、薄荷、魚腥草、生薑、紅棗、甘草 | 藥食同源藥材,適合大人小孩飲用,提升免疫力,煎煮方法簡單,注意肝炎及自體免疫疾病患者不宜飲用。 |
共同特色
- 多數配方含有黃耆、甘草、紅棗等補氣補血藥材,強調補益氣血、固表提升免疫力。
- 配方中常見的清熱解毒藥材有魚腥草、薄荷、連翹、桔梗、菊花,有助於驅風寒、清熱解毒。
- 煎煮方法多為先用大火煮沸,再以小火熬煮約15分鐘,濾渣後飲用。
- 多為藥食同源,適合日常保健,但肝炎及自體免疫疾病患者需避免飲用。
煎煮順序與注意事項
- 黃耆、紅棗、甘草等補益藥材通常後放,避免過度煎煮影響效果。
- 建議依照專家指導或醫師建議調配與飲用,避免自行長期大量飲用。
以上防疫茶配方均以提升人體免疫力為主,結合補氣、清熱、解毒、驅風寒等多重功效,適合疫情期間作為輔助保健飲品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