胎位不正是指胎兒在子宮內的位置不符合正常分娩所需的理想姿勢,通常是指胎兒頭部未朝向子宮頸口(骨盆入口),或胎兒以臀部、肩膀或臉部等非頭位方式呈現,可能導致分娩困難甚至風險增加。


胎位不正的種類

胎位不正主要可分為以下幾種常見類型:

胎位種類 說明
頭位(正常胎位) 胎兒頭部朝下,枕骨朝向子宮頸口,臉部朝向母親背部(枕骨前位),是最適合自然分娩的胎位。
臀位(Breech presentation) 胎兒以臀部先出,分為完全臀位、足先出臀位等,較常見的胎位不正。
臉位(Face presentation) 胎兒臉部先出,頭部後仰。
額位(Brow presentation) 胎兒額頭先出,頭部半仰。
肩位(Shoulder presentation) 胎兒橫躺,肩膀先出,無法自然分娩。

這些非頭位胎位都屬於胎位不正,可能需要醫療介入或剖腹產。


胎位不正的原因

胎位不正的成因多樣,常見原因包括:

  • 羊水量異常:羊水過多時,胎兒活動空間大,容易變換成不正常胎位;羊水過少時,胎兒一旦呈現不正胎位,較難自行調整。
  • 有生產經驗的產婦:經產婦子宮較寬鬆,胎兒較易變換位置,增加胎位不正機率。
  • 前次生產影響:若前次生產時有胎位不正,下一胎發生胎位不正的風險也會增加。
  • 前置胎盤:胎盤位置靠近子宮頸口,可能影響胎兒胎位。
  • 胎兒體型異常:胎兒過大或過小都可能導致胎位不正及分娩困難。
  • 子宮異常:如子宮形態異常、子宮肌瘤等,會影響胎兒位置。
  • 多胎妊娠:多胎間互相影響胎位。
  • 孕婦活動不足或子宮肌肉松弛:長期臥床、過度疲勞或壓力大,可能導致子宮肌肉張力不足,影響胎兒轉位。

總結

胎位不正是胎兒在子宮內未處於理想頭位的狀態,常見類型包括臀位、臉位、額位和肩位。其成因多樣,與羊水量、孕婦生產經驗、胎盤位置、胎兒大小及子宮狀況等因素有關。胎位不正可能影響分娩方式與安全,需由醫師評估並採取適當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