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都簡介

六都是指台灣地區現有的六個直轄市,分別為:臺北市、新北市、桃園市、臺中市、臺南市、高雄市。這六個城市在行政層級上直屬於行政院,享有比其他縣市更多的資源與權限,例如財政預算分配、組織人事編制等。

六都的形成與演變

  • 台灣原本只有臺北市(1967年改制)和高雄市(1979年改制)兩個直轄市。
  • 2010年12月25日,新北市、臺中市、臺南市升格為直轄市,形成「五都」。
  • 2014年12月25日,桃園縣升格為桃園市,正式成為「六都」。
  • 六都的市長(或副市長等代表)可列席行政院會議並發言。

六都的基本資料

直轄市 改制年份 特色簡述
臺北市 1967年 首都,政治、經濟、文化中心
新北市 2010年 全台人口最多,環繞臺北市
桃園市 2014年 國際機場所在地,工業重鎮
臺中市 2010年 中部樞紐,氣候宜人,生活機能佳
臺南市 2010年 歷史文化古都,美食之都
高雄市 1979年(2010年合併高雄縣) 南部最大港都,工業與貿易中心

六都的行政與資源

  • 行政層級:六都直屬於行政院,與其他縣市同為第一級地方自治團體。
  • 財政分配:中央統籌分配稅款,六都共分得65%,其餘縣市僅35%。
  • 人事編制:副市長員額一般為兩名,若人口達250萬可增至三名。
  • 市長選舉:自2014年起,六都首長與全國縣市長選舉同步舉行。

六都的社會與文化

六都各自擁有獨特的文化、產業與生活型態,經常成為台灣社會比較與討論的焦點。例如,臺北市以現代化與國際化著稱,臺南市則以豐富的歷史古蹟與小吃聞名。

其他相關資訊

  • 非六都縣市:台灣尚有13個縣與3個省轄市(基隆市、新竹市、嘉義市)。
  • 六都電競:台灣知名電競賽事「六都電競」即以六都為賽區,展現地方特色與社群活力。

以上資訊僅就行政區劃、歷史沿革、資源分配等客觀事實進行說明,不涉及任何政治立場或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