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國小課綱中,閩南語文課程與國學經典的結合主要體現在課程設計中融入文化傳承與經典文學元素,以培養學生對閩南語文的興趣及文化認同,並透過聆聽、說話、閱讀、寫作等語言技能的學習,促進學生對本土文化與經典智慧的理解與應用。

具體來說,十二年國教課綱中本土語文(閩南語文)課程強調:

  • 文化連結與傳承:課程架構中明確展現閩南語文與生活文化的連結,鼓勵結合校內外資源,推動文化傳承與多元文化理解。
  • 教材內容多元且含經典文學:教材編寫會採用適量的著名文學篇章或相關議題的名著,包含兒歌、念謠、詩歌、散文等多樣文體,讓學生在學習語言的同時接觸國學經典與本土文學。
  • 學習目標涵蓋核心素養:除了語言能力外,課程目標還包含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表達情意、解決問題、藝文創作及文化傳承的能力,這些都與國學經典的精神相呼應。
  • 跨領域融合:課程設計重視不同領域的橫向統整,適時融入性別平等、人權、環境教育等議題,並可結合國學經典中的倫理思想與文化價值。

此外,因應《國家語言發展法》,閩南語文已成為國小必修課程,課程手冊與教學資源持續更新,強化語言與文化的雙重學習,並透過多元教學策略推動學生對閩南語及其文化底蘊的認識。

所以,現代國小閩南語課綱透過融入國學經典文學與文化元素,結合語言技能訓練,達成語言學習與文化傳承的雙重目標,使學生在學習閩南語的同時,深化對本土文化與國學智慧的理解與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