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嘯對台灣低窪地區及海邊活動的潛在風險主要包括海水侵襲淹沒、土壤液化導致地基不穩、建築物傾斜或倒塌,以及複合性災害風險加劇。

具體來說:

  • 低窪地區如基隆、蘭陽平原及西南部沿海(嘉義、台南、高雄)因地勢平緩,海嘯來襲時海水容易堆積並深入內陸,造成嚴重淹水與破壞

  • 台北市、新北市、台南市等地因土壤液化潛勢高,海嘯引發的水流衝擊可能使地基失去承載力,導致建築物傾斜、下陷,增加財產損失與人員傷亡風險

  • 東部沿海雖面對太平洋及雅浦海溝,但因海岸坡度陡峭,海嘯影響相對較小,不過仍須警戒外海地震可能引發的海嘯

  • 海邊活動面臨的風險包括突發海嘯造成的強大水流和波浪,可能導致人員溺水、設施損毀及救援困難。因此,沿海居民與遊客應密切注意海嘯警報與避難指示。

  • 海嘯風險與地震活動密切相關,台灣周邊的琉球海溝和馬尼拉海溝是主要震源,尤其馬尼拉海溝可能引發規模8以上地震,進而產生海嘯威脅

綜合以上,台灣低窪及平緩沿海地區因地形與地質條件,面臨較高的海嘯淹水和結構損害風險,海邊活動則須防範突發海嘯帶來的生命安全威脅。民眾應透過官方渠道掌握最新警報與防災資訊,並做好避難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