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立、非營利與私立幼兒園在特色與入園程序上有明顯差異,以下整理重點供參考:
類型 | 特色 | 入園程序與規則 |
---|---|---|
公立幼兒園 | - 由地方政府或公立學校設立,屬於公共教保服務機構。 - 教師配置較嚴格,每園應增置教保員,助理教保員人數有限制。 - 收費較低,且受政府監管。 |
- 每年3至6月登記抽籤,分兩階段:第一階段優先入園身分,第二階段一般身分申請。 - 一次只能登記一間公立幼兒園。 - 錄取順序依優先身分及年齡排序(5歲優先於4歲,4歲優先於3歲)。 - 優先入園條件包括身心障礙、低收入戶、原住民、特殊境遇家庭等。 |
非營利幼兒園 | - 政府與非營利法人共同經營的私立幼兒園。 - 費用接近公立幼兒園,但收托時間較彈性。 - 政府提供土地、建築物或設備,營運須符合政府規定並接受績效考核。 |
- 部分縣市與公立幼兒園共同抽籤,兩者只能擇一報名;也有縣市分開抽籤可有兩次機會。 - 多數一次只能登記一間。 - 入園程序與公立類似,優先身分同樣適用。 |
私立幼兒園 | - 由私人或團體經營,收費較高。 - 教學及課程安排較彈性,招生方式多元。 - 部分私立幼兒園屬於準公共幼兒園,與政府簽約並接受補助,收費較透明且較低。 |
- 入園程序較彈性,通常不採抽籤制,依園方規定招生。 - 家長可依需求選擇,收托時間與課程彈性較大。 |
入園優先條件(公立與非營利幼兒園常見)
- 第一優先:身心障礙幼兒、低收入戶、中低收入戶、原住民、特殊境遇家庭、中度以上身心障礙者子女。
- 第二優先:經社會局轉介輔導或機構安置幼兒、兄弟姊妹為身心障礙者且就讀同園幼兒。
- 第三優先:隔代教養、低收入單親家庭、新住民家庭等符合條件幼兒。
補充說明
- 有些幼兒園設有兩歲專班(幼幼班),但名額有限,仍需抽籤。
- 準公共幼兒園為私立幼兒園與政府合作,收費透明且有政府補助,兼具私立彈性與公共化優勢。
以上資訊可作為家長選擇幼兒園時的參考依據,具體入園時間與程序仍需依各縣市公告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