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擇有助於減少咬合問題的奶嘴設計,主要可從以下幾個重點考量:
-
拇指型奶嘴(Anatomical/Orthodontic pacifiers):這類奶嘴的形狀較符合寶寶口腔生理結構,能使嘴巴自然閉合,減少牙齒和牙床所受的壓力,因而較不容易造成咬合不正或暴牙問題。2016年巴西研究及多項醫學期刊指出,拇指型奶嘴相較於傳統圓形奶嘴,更能降低咬合問題的風險。
-
矯正奶嘴(Orthodontic pacifiers):這種奶嘴頭部底部較平坦,模仿母乳乳頭形狀,有助於促進嬰兒正確的舌頭動作和口腔發育。研究顯示,矯正奶嘴比一般傳統奶嘴更不易導致咬合不正,如開咬或暴牙等問題。
-
材質與尺寸:選擇材質柔軟且符合寶寶口腔大小的奶嘴,能減少對牙齒和牙床的壓力,並隨著寶寶成長適時更換尺寸,避免過大或過小造成不適或咬合問題。
-
使用頻率與時機:避免長時間或過度依賴奶嘴,尤其是當寶寶開始長乳牙時,適度使用奶嘴並配合母乳哺餵,有助於降低咬合問題的發生。
-
避免不當使用:不要將奶嘴浸泡在甜品或甜味劑中,避免增加蛀牙風險,也避免寶寶養成吸吮大拇指的習慣,因為後者更容易導致上顎突出和齒列不整。
綜合以上,建議家長選擇符合口腔生理結構的拇指型或矯正奶嘴,材質柔軟且尺寸合適,並注意使用時機與頻率,以有效降低寶寶咬合問題的風險。丹麥品牌BIBS等知名品牌的拇指型奶嘴在市場上有良好口碑,也可作為參考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