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幣對國中生文化體驗的推動與影響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
擴大文化體驗的參與度
文化部自2025年起將文化幣發放對象擴大至13至15歲的國中生,每人可領取600點文化幣,預計約有60萬國中生受惠。這使得國中生在經濟能力有限的情況下,也能有更多機會參與各類文化活動,如購買書籍、觀看國片、參加音樂會或其他文化體驗,提升文化參與的自主性與積極性。 -
促進文化體驗與教育的結合
文化部與各縣市政府合作推動「校外文化體驗計畫」,透過連結教育系統與文化資源,帶領學生走出校園,走進美術館、博物館等藝文場館,量身打造適合國中生的藝文體驗內容。例如,國美館推出以國寶藝術品為主題的速寫體驗、雕塑藝術遊園等方案,讓學生能沉浸於視覺藝術與創作氛圍中,深化對臺灣美術的認識與美感教育。 -
培養未來藝文消費人口與文化素養
文化幣不僅是補助,更是一把鑰匙,讓國中生能打開藝文世界的大門,從學生時期就與文化產生交集,將文化體驗轉化為成長養分,培養未來的藝文消費人口與文化素養。文化部長李遠強調,文化幣的使用能讓學生多出來的資源用於文化體驗,進而激發對文化藝術的興趣與體悟。 -
提升文化自信與認識
透過多元的文化體驗,文化幣幫助國中生建立自信,認識自身文化,並在成長過程中感受文化的美好與價值。這種體驗有助於孩子們在未來生活中持續關注與參與文化活動。
綜合來看,文化幣對國中生文化體驗的推動,不僅擴大了文化參與的機會,也深化了文化教育的實踐,促進文化素養的養成,對國中生的成長與未來文化生活均有積極正面的影響。